"My name was Salmon, like the fish; first name, Susie. I was fourteen when I was murdered on December 6, 1973."


我從很久以前就一直想看這本書,說不定可以追溯到國中時期。經過不斷的錯過和遺忘,幾年過去我仍然遇見它了,雖然是電影版。


通常在接觸一部作品之初,如果沒有巧合,如果由我自己選擇,我都會挑最原始的原著,因為那對我來說最真實 (所以我幾乎不看同人作品,這是順帶一提)。本來我是打算看小說的,就算是種偏見,事實是我們很難否認被改編過後的作品常常會不符合作品原意,或是不完整。


但我還有另一個奇怪的習慣,雖然不是百分之百。如果遇見的不是作品本來的面貌,既然遇見了我也會把它當一回事,除非改編版真的爛到不行,不然我很少會再接觸它其他的版本,因為通常不同版本間多少都會有出入,我不喜歡這種錯亂。


即便每一個世界都是虛幻的,但在接觸的當下它們對我而言都無比真實。


離題很遠,其實我只是想說雖然隔了多年以後我看見的是濃縮版的蘇西的世界,但我深受感動,也不打算拿它去跟書版相比,因為沒有必要。


在看之前我以為這會有點像是"在天堂遇見的5個人"那種風格,在死後的世界裡遇見生前曾與你相關或改變了你的人生的人,然後放下"死亡"走向另一種未知的故事,結果卻不太一樣。


是得放手沒錯,放下執念,不管是牽掛、眷戀或是憎恨都已經是身後的事了,既然已經無法回頭,徘徊不去並不會造成任何改變。但蘇西在她的世界裡沒有遇見5個人,正確來說一開始只有一個,我私自認為她是類似引渡使之類的角色,後來才發現她曾經也是受害者,或許曾經也憎恨、不甘離去,最後終於看開。這些事,到頭來還是只能靠自己,不管遇見幾個人、上了幾堂課都沒辦法徹底改變什麼。蘇西在她的世界裡成了一個旁觀者,她在她的小亭子裡看著她所愛的人世間之後的變化,然後她才慢慢覺得,是時候了,我該走了。


有時候,捨不得這種情緒是雙方的拉扯,並不是單方面的。


在這部電影裡她的父母對於整件事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導致兩人暫時的分道揚鑣。他們同樣悲痛,並沒有誰比較愛蘇西誰不愛這種問題,只是處理方式不同。她的父親很積極的,或說是過度積極的試圖找出兇手,而母親則是一直試圖忘記。看到她母親決定離開的橋段時,坐在我身邊跟我一起看的老媽突然說她覺得蘇西的母親看起來比較不愛她,我搖搖頭並跟她解釋了一下我的想法,就像我上面說的一樣,人在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看到的角度都會不同了,何況是處理的方式?其實我們也都清楚就算找出兇手也只是單方面的滿足了我們的復仇心,但逝去的生命是永遠不會再回來的,做這件事難道不是毫無意義?對於一個被徹底擊垮連復仇都無力的絕望母親來說,她本能的只想逃離,就像人在作惡夢的時候會想快點清醒是一樣的。對方怎麼樣根本無所謂,她只知道她的蘇西永遠不會再回來了,難道,難道她連選擇離開的自由都被剝奪了嗎?


不過作為一個觀眾我還是希望那個變態受到制裁的,畢竟不把他抓走的話很可能會再有下一個受害者。雖然最後結局裡他沒有被警方抓到,但看他摔死心情也很好 (這句話本身也有點變態... ...),只要他不能再繼續犯案了就算是得到報應了吧!雖然我也挺好奇他的心理到底是怎麼回事,不過既然沒有交代就算了,把他當成一般的變態承受觀眾的憤怒也就勉強夠了。


寫的時候是傾盆大雨,現在放晴了呢!算不算是一種呼應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睦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